开国中将王必成,曾长期担任昆明军区司令员,为国家镇守一方。1979年1月,他被调往武汉军区,继续担任大军区司令员。看起来这只是一次平行调动,但对于王必成本人而言,太不寻常了。因为一个月前昆明军区司令部已接到军委重要通知:全力准备对越自卫反击战。
从抗美援朝战争之后,虎将王必成已经20多年没打大仗,本以为在军事生涯暮年,还能再次指挥大军为国立功,王必成感到壮心不已,没想到才过了几十天,自己的调令就下来了。毫无疑问,这对老将军是一种打击,王必成非常失落,他满满的不甘心。
众所周知王必成是很能打仗的,此时不到67岁,身体还很硬朗,他是能够胜任西线作战任务的。但军委从稳妥角度出发,将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紧急调往昆明,接替王必成的指挥岗位,杨得志将成为西线最高指挥员。
展开剩余71%临阵换将,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,但对于身经百战的杨得志而言,倒不是什么问题,他的军内威望和人脉都很突出。王必成军事指挥能力强,解放战争时曾是三野陈粟首长的爱将,带过王牌主力24军,还当过兵团副司令;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,跟杨得志比起来,客观而言王必成还是要稍逊一筹。
杨得志不光当过正牌的兵团司令,抗美援朝时还接任过整个志愿军的司令员,他指挥大规模作战部队的水平、经验,还是要强过王必成的。另外,杨得志曾亲自去过越南,五、六十年代他两次担任军事顾问,深入了解了越军特点及其国内地形,现在正好派上用场。
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,我国的外部关系也开始改善,因此对越作战不容丝毫闪失。我军两线出击,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担任东线指挥员,西线改为杨得志负责,两方面十分均衡,能够确保全胜。王必成理解上级的考虑,作为军人也必须服从调动。但这个节骨眼上被换下来,将心比心,确实太难受了。此前他做了大量准备和布置工作,就等军委一声令下,结果却被突然调离。
将军在家中,也是烦闷不已。木已成舟,自己肯定去不了对越前线。但他内心还有期望和慰藉: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女儿,都是现役军人身份,他决定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们都送到前线去,相信这个请求,组织不会不答应。
不仅如此,王必成的大儿媳是做医护工作的,得知王家三个年轻人要去参加反击战,她也强烈要求报名随军医护人员,为国出力。王必成高兴不已,替勇敢的儿媳妇感到骄傲。要知道她已经怀有2个月的身孕,还能有这样的觉悟,确实非常难得。这样一来,加上儿媳王必成相当于有四个儿女,代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,若再算上儿媳腹中的胎儿,那就是5个人。
所以将军心里十分慰藉,最终对越作战取得完胜,而王家参战的年轻人们,也全都平安回来了,并且还立了两个三等功。反击战过程中,战友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,实际上这场战争中牺牲的“首长家属”大有人在,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可歌可泣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王必成若能够在昆明军区司令员任上,亲自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话,或许作战局面会更理想。因为杨得志将军开战8天后,便意外地因严重胃病昏迷,飞往北京入院治疗,后续指挥工作基本上由副司令张铚秀接替。所以一开始便由王必成接下重任的话,反而对战争进程更有利、更平顺。当然这是后话了,没有人能提前预知战争中的所有变量。
发布于:山东省财富牛配资-杠杆配资公司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-安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